“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荐读

历史与秩序 2024年03月12日 20:30 

中日两国迥然相异的近代命运,曾让我困惑不解。常有人说,中日一衣带水,同文同种。两国不仅毗邻而居,在文化上也相互接近,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儒学文化圈。直至近代,中国一直是“导师”,日本则是“学生”,日本不仅从中国输入了汉字、佛教、儒学和律令制,还曾数次加入朝贡体系,对中国表示过臣服。

那么,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两国为何走上截然不同的近代之路?为什么明治维新可以帮助日本成功转型,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乃至辛亥革命都无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悲惨命运?为什么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云南一省的日本,能够击败中国和俄国,成为东亚霸主?为什么仅有中国五分之一人口的日本,能够侵占中国的半壁江山,又将半个亚太收入囊中?日本帝国的野蛮性和侵略性是什么?其近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学习日本历史。经过十多年的学习,我逐渐意识到,这种提问方式或许存在问题。因为中日两国虽然拥有相似的历史遗产,但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上差异巨大,简直如同两个世界。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京东自营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首先,在明清中国,皇权主宰一切,由于缺乏挑战,整个体制如同铁板一块,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很难松动。相比之下,德川时代的日本是个大名联合国家,将军执掌中央政权,大名控制地方权力。中央政权统治弱化之时,地方大名可伺机而起,抗衡中央。国家权力的多元和分散为政权的自我更新提供了契机。其次,明清中国的统治阶层是士大夫,而德川日本的统治阶层是武士。儒学是中国的官方学问,也是统治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受制于儒学的大一统地位,中国士人很难改变思维模式,接受近代的科学精神。在德川时代的日本,儒学的影响虽然不小,但它既不是官方学问,也不是统治意识形态。因此,在遭受外来文化冲击后,日本武士能够迅速转向西方文明。

最后,常被拿来比较的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尽管发生在同一时期,也都是由统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旨在维护旧制度和旧文化,明治维新则旨在建立新制度和新文化。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传统社会的受益者和捍卫者,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则是传统社会的受害者和破坏者。洋务运动只在军事和经济方面采用了某些西方技术,但未触及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本身。明治维新则在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封建领主制,创建了集权统一的国家,并导入了君主立宪制和民选议会制;在制度方面,废除了旧的法制,编制了新的法典,并对司法机构进行了改革;在军事方面,引入了征兵制度,建立了国家常备军;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废除了武士阶层的世袭地位,倡导四民平等,并努力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文化;在生活方式方面,还确立了新的历法和时间标准。相比之下,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场改良,明治维新却是一场革命。

由于明治维新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日本迅速由一个封建岛国转变为一个近代国家,并在19世纪“西力东渐”的惊涛骇浪中成长壮大。至1912年明治时代落幕之时,日本不仅捍卫了本国的独立和自主,还跻身于世界列强之列。因此,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往往被认为是19世纪唯一成功实现近代化的非西方国家。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日本为何后来会异变为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为何在战败之后需要重启近代化之路?要知道,从明治落幕的1912年至战败投降的1945年,其间仅仅相隔33年。考虑到这一事实,我们或许只能说,由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近代化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日本近代化失败的原因纷繁复杂,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简单地说,实现近代化是一项漫长的工程,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这三方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在个人的近代化实现之前,社会和国家的近代化无法得到保障。“二战”之前,日本的国力虽然增强了,但并未培养出具有近代精神的国民,也未形成健全的国家机构。

明治维新的元勋们想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和繁荣的近代社会,又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自主,使日本跻身于列强之列。为了实现这双重目的,他们以天皇为核心,组织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军队;为了赋予该政权以正统性,他们要神化天皇的历史(当时的普通日本人早已不知道天皇的存在);为了唤起日本人的国家认同感,他们还塑造出所有日本人同属一个祖先的假象。他们以皇室为机轴,将国家、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统合起来。他们对内改革,推动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近代化;对外扩张,追求亚洲乃至世界霸权。在此过程中,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潮蔓延开来,不断压制自由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声音。这就造成了政府、官僚机构和军队的权力过于强大,而社会和人民的力量相对弱小。明治维新后成立的新政府,远比它推翻的德川政权更强大、更集权、更具侵略性。

但是,将日本步入法西斯歧途的责任都归咎于专制政权和暴虐的军队,也并非公允之论。因为在日本转向法西斯的过程中,不健康的民*主义也难辞其咎。

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制度,打破了身份限制,废除了等级差别,带来了相对的平等和更大的自由。明治政府开放舆论,允许民间办报和自由结社,并逐步放宽选举限制,这些政策使得国民大众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就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大众崛起值得肯定,但这一趋势既可以构成政治民*化的基础,也可能倒向*权主义和民粹主义。尤其是在赢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民众产生了“一等国”的民族虚荣感,并开始盲信军事的力量。此后每当外交出现挫折时,民间就会形成用武力解决的强大呼声。民众利用舆论和选票给政府制造压力,给野心家以可乘之机。

此外,作为民意代表机构的议会和政党,到了昭和时代变得越来越堕落。政治家与财阀勾结,漠视大众的普遍利益;议会丧失了监督政府的职能,沦为权力分赃的交易所。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政党不惜与军方和右翼联手,破坏议会政治。持续性的社会分化和间歇性的经济危机,加深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和文化的鸿沟,也加剧了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出于对现状的焦虑,以及对政党政治的失望,越来越多的民众转而支持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把社会问题归结为腐败、邪恶、不具民意代表性的少数阶层,与善良、正义、有民意代表性的多数阶层之间的冲突,从而激发国民大众对精英阶层的嫉恨。极端民族主义则渲染敌人打压、入侵的恐惧,怂恿国民憎恶他国政权和他国民众,以向外宣泄不满情绪。嫉恨和恐惧的大肆泛滥,为社会的持续动荡提供了心理动力,也为法西斯思想的蔓延提供了温床。

可以说,“二战”前的日本只得了民*制度的外壳,并未得到民*的精神。日本的民*制度先天不足,缺乏坚实的历史基础,一旦遭遇危机,很容易被法西斯主义和军部势力劫持,并最终沦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说起来,我最初对日本历史感兴趣,是想要了解日本成功的秘诀,但到后来,反而对日本的失败更感兴趣。这是因为,成功的经验往往可以被复制,而失败的教训却总是被遗忘。正因人类不愿意吸取教训,历史才经常上演重蹈覆辙的悲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图书:《“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1895—1945》

图书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扩张和毁灭的历史,时限上起1895年,下至1945年。从四条线索——内政、外交、战争、历史人物——出发,揭露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双重历史进程。支撑日本对外国扩张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导致自我毁灭的制度根源又是如何?天皇、政治家、官僚、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本书旨在揭示日本帝国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轨迹,分析诸多历史现象背后的特殊性与逻辑关联,让事实自己说话。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京东自营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