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学者荟 2024年01月31日 18:01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先生曾不无沉重地说:
“重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感到世界面临的考验、人类的愚蠢和疯狂一如既往。”
李敬泽的话夸张吗?一点也不。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那段永远也不该遗忘的历史。
自1931年当上德意志国总理之后,希特勒就开始着手把这个纳粹国度打造成所谓的“全新的第三帝国”。
京东自营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
文化的纳粹化
1933年5月10日晚,纳粹在柏林大学对面的广场上,组织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现代焚书行动。
学生们举着火炬,将大约20000本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哲学家、科学家的著作投入火中焚烧。那些化为灰烬的著作,既包括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卡尔·马克思等等德国人的作品,也涵盖杰克·伦敦、安德烈·纪德、马塞尔·普鲁斯特等等外国人的作品。
用一份学生宣言中的话说,凡是“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的,或者打击德国思想、德国家庭和我国人民的行动力的根基的”任何书籍,都必须付之一炬。
纳粹国民教育与宣傳部部长戈培尔说:“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
而照亮纳粹时代德国文化的,不仅有焚书的火焰,更有严厉的书籍审查。
对报刊、广播和电影的控制
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他地方的报纸记者,都聚集在教宣部里,由戈培尔或他的助手告诉他们:什么新闻该发,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拟标题,当天需要什么样的社论。
电台和电影也被要求为宣传纳粹政权各项政策服务,“使电影业脱出自由主义的营利思想的范围……从而使它能够接受它在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里必须履行的那些任务。”
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德国人民只能听到、看到跟他们的报纸和期刊内容同样空虚乏味且令人生厌的广播节目和电影。
服务于元首的教育
1933年,鲁斯特在被任命为普鲁士科学、艺术与教育部长后表示,要在一夜之间“使学校不再成为一个玩弄学术的机构”。
从小学到大学,课程设置彻底变了个样,教科书也被重新编写。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被奉为“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绝对正确的指南星”,看不到这种“星光”的教师则被清除出去,留下来的所有教师都要宣誓效忠和服从希特勒。
为教育德国青年,6到18岁的青少年,不论男女都被吸纳进青年团的各种组织中,父母若不让他们参加,会被起诉判刑。
满10岁后,在通过各项测验后,升入“少年团”,其誓词如下:
在代表我们元首的这面血旗前,我宣誓把我的全部精力和力量献给我国的救星阿道夫·希特勒。我愿意而且时刻准备着为他献出我的生命,愿上帝帮助我。
到14岁,男孩子就正式参加青年团,一直到18岁……
愚蠢和疯狂来自人类的本性,是这个世界永远都要面临的挑战。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特向大家力荐不朽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全新增订版。
《第三帝国的兴亡》自首版以来,至今已在全世界畅销60年,累计销量近千万册,成为读者了解与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希特勒政权的首选之作。
作者威廉·夏伊勒,曾经采访过希特勒本人,且目睹了纳粹德国兴起和衰亡的全过程,因为这本书,他被誉为“能将活着的证人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史学家。
增订版不仅新增了200张珍贵历史照片、8张二战拉页地图,将历史场景全景式地真实展现;而且还附加了大事年表、纳粹德国政府架构、主要人物小传等等内容,力图立体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真相。
时报评论称,《第三帝国的兴亡》“是一本关于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作品”。
葛剑雄先生说,《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我看过不止一遍,它给我的震撼,我看成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俞敏洪先生也表示,《第三帝国的兴亡》“是我上大学读的第一本书,而且读了三遍”。
这部书内容大胆,引进国内后曾经只在“内部发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一键收藏下单。
京东自营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