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先知书店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
《十四年:从1931到1945—中国将领抗战亲历史》
战争亲历者的回忆,解密不为人知的战场细节
本书辑录了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所载的抗战亲历者回忆文章。这些亲历者既包括何应钦、张发奎、宋哲元等国军高级将领,也有参加过大小战斗的国军中下级军官。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本书选取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对日受降五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用第一手资料为读者解密不为人知的战场细节,近景重现中华民族的悲壮史诗。
本书辑录台湾《传记文学》所载抗战亲历者的回忆文章,所有文章都是首次在大陆出版,价值极高!
《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
正面战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记忆中最沉痛的一段历史,抗战中国民政府先后征发兵员1400万人,伤亡官兵320万人,平民生命牺牲以千万计……这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华夏儿女之躯。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耳熟能详的历史并不完整。张瑞德先生的《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一书则为我们弥补了抗战中正面战场主力部队战力情况的缺憾。
◎正面战场鲜为人知的一面:
《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一书从抗战时期国军的结构、军队的人事运作、官兵的教育与训练、军队的参谋人员,以及情报工作这五个方面切入,首次以国军的人事制度为轴心为读者呈现出抗日正面战场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以全景式视角分析了,包括各级官佐、士兵的组成和素质,任免、升迁调补、奖惩考绩、福利待遇、退役抚恤等制度及其实施情形,并探讨中央政府与地方军系的关系,以及人事制度对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为读者还原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史。
◎以统计学方法还原历史真相: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始终有一种以小见大,雾里看花的朦胧感。
《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以“大历史观”看历史,避免了对历史片面、情绪化的解读。而在史料的运用上,张瑞德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大量表格和数据直观地反映国军军队建设的趋势和问题,是一部将量化研究运用于史学的成功之作,极大地提高了论证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作者张瑞德是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作为一名中国台湾的学者,他的写作更少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抗日战争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意识形态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以林评价这本书说:其论证之严谨、征引之广博,在同类军事史著作中非常少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论证,一目了然间就能洞察战时国军的真实战斗力。同时,本书文字又极具可读性,引导读者渐入佳境。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张德瑞的《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想要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本书不可不读。
名家推荐
◎ 抗日战争史,顾名思义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史,然而文人出身的历史学者对战争本身以及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军队却兴趣不大,研究不多。大陆读者对八路军、新四军耳熟能详,而对抗战正面战场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军队的情形则所知有限。台湾学者张瑞德教授是著名的军事史专家,致力于国民党军队研究二十余年。本书既是他的代表性著作,同时也收录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向大陆读者推荐阅读。
—— 王奇生,北京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张瑞德,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台师大历史所兼任教授,主要著作包括:《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1937》、《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合著)等。
《抗战外援》
中国抗战时期货币金融及政治外交的全景式记录
本书是一本抗战时期货币金融的全景记录,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937-1945年间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金融援助,以及穿插其间的中日货币战的情况,作者站在政府财政顾问的角度,理性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就,批判分析了战时中国接受的外国援助的进程以及得失。
除了财政、金融、货币记录以外,本书关于军事、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也十分具有史料价值。作者杨格为驻华高官,担任蒋介石财政顾问,且时间最长。不仅作为第一亲历者,而且作为观察者、记录者,在战后查询了美国国会以及财政部下的重要历史资料,现在相当部分已恢复了严格的管理。
因此,本书更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著作,能够为读者认识1937-1945年这段时期的中国以及中国的抗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名家推荐
◎中国的抗战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财政金融困难,可谓难中之难。本书作者是美国财政专家,1929年来华帮助国民政府,后来长期留仼国民政府的财政顾问,直到1947年。作者既是专家学者,又是那段历史的参与者,因此本书格外值得一读。
——雷颐
◎ 出版这类书,需要出版社负责人的情怀和担当。感谢他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张维迎
作者简介
阿瑟·恩·杨格(Arthur N.Young),美国财政学家,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1929年参加国民党政府所聘甘末尔财政设计委员会来华,后来长期留任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顾问,直到1947年。译者:于杰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雯雯,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译者,参与或协助翻译过的著作包括《时运变迁》《通胀螺旋》等。
《通胀螺旋》
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
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嘉璈先生是百年来世界上很具影响的华人银行家、学者。二十世纪的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对中国货币制度的研究,即以《通胀螺旋》这本书及张嘉璈先生的其他言论为参照;当今世界知名中国问题泰斗托马斯·罗斯基先生更是对张嘉璈先生推崇有加,在其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建议眼下的委内瑞拉阅读本书、应对通胀。本书的价值和作者的地位一目了然。
名家推荐
◎ 这本书以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瓦解是导致政治与军事整体崩溃的诱因;而期间的恶性通胀,则是国民政府垮台的直接原因。从战前对经济的过分乐观,到战时的供求失衡,再加上国内的政治角力,国民政府此间始终没有长远的经济规划,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始终无力回天。国民政府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收购民间黄金、美钞,结果民心尽失并败退大陆。作者在战时、战后均担任过政府要职,并一度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但书中未论及任何个人。本书对研究近代史和经济学的读者均不可或缺。
——《经济学人》
作者简介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宝山人,民国著名银行家。早年求学于日本庆应大学,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回国初期受梁启超提携,曾在袁世凯政府有短暂经历。后进入金融界,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总裁,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局长;期间还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交通部部长。任职银行界时,张嘉璈先生用其所学现代经济和银行知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更以其刚毅的性格和掌握的现代商业规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银行的独立性,引领了中国新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尤其奠定了中国银行后续近百年的国际声望;其关于中央银行的思想,在当时同步于世界,对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仍有影响。他因此获得了“中国现代银行之父”“民国银行先行者”的美誉。任职铁道/交通部部长期间,张嘉璈积极推动铁路、公路事业发展,为支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于1938年命令卢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转运入川人员和军品商货,被后人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抗战结束后,张嘉璈受命担任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代表国民政府就东北接收问题同各方周旋,是最熟悉东北局势的官员。1947年,张嘉璈受蒋介石委托出任中央银行总裁,适逢中国通胀局势加速恶化之时,后于1948年5月辞职。
1949年之后,张嘉璈移居澳大利亚,在大学任教并开始撰写《通胀螺旋》一书,后移居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于美国去世。张嘉璈的兄妹也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张君劢和张幼仪。
译者:于杰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多元视角阐释改变日本国运的战争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作者简介
【日】加藤阳子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1989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专攻日本近代史。曾出版《日本近代战争史》《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昭和天皇与战争的世纪》《滑向战争》等多部历史著作。2010年凭借《尽管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一书,获得小林秀雄奖。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中国政治与中日冲突的复杂关系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
精彩摘录
◎蒋介石并不愿意与日本军队发生冲突。他认为自己的军队不如日本军队,并且,两国之间的战争对于中国以及他本人都是灾难性的。事实上,当1937年战争真的全面爆发时,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将要死去,而蒋本人在中国政治舞台中的地位也将被严重地削弱。
◎蒋特别想获得日本对国民革命的承认,这可是一件难事。日本人普遍认为中国时一个落后和涣散的国家,因而遭受西方列强的蹂躏,日本有责任也有权利统治东亚,从经济上来发展和开拓中国。还有,由于日本是一个面积小、人口过剩的国家,它尤其注重统治满洲的权力,那里人口相对较少,并且在这片土地上,日本人洒过两次血。
◎白苇总结说,是日本而非中国从这份提案中获益。中国的工业化将被扼杀。推销国货的努力将在日本进口的冲击下失败。白苇暗示借款将是政治统治的幌子,且农业方案是想让日本来控制中国的农村经济。最后,日本希望从中国市场经济挤走所有的西方列强。总而言之,这个合作的方案显然是想进一步强化日本而非中国的利益。
先知书店正版实体图书购买
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