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4年11月15日 2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先知大问题 ,作者先知书店
如果问“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之间的桥梁是什么,答案或许是经济学;如果问从“美好动机”到“美好结果”还缺什么,答案或许是经济学;如果问从“贫困封闭”到“繁荣开放”最需要什么,答案或许还是经济学。
经济学如此重要,不仅因为它关注的话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不仅因为它是“社会科学的皇冠”,是对人类行动的核心思考,更是因为,经济学中至少有五个洞见,已经超越单一学科的视角,成为洞察人类社会的“公理性”智慧。
一 、产权,是文明的前提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英国启蒙哲学家洛克也说,无私产即无正义,无私产者就等于奴隶。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们,都意识到了“产权”的重要性。
是经济学最早、最全面、系统阐释了财产权的正当性,并将其上升到现代文明的核心。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发现,动物无法表达“我的”、“你的”,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只有人类懂得在“你的”和“我的”之间,筑起一道明确的,由法律和习俗规定的界限。
所谓“好邻居不如好篱笆”,财产的界限越清晰,越能鼓励人们诚实守信。私有财产受公平保护的程度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越高。
哈耶克认为,私有产权是一切自由权利的先导。如果个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就不可能实现择业、迁徙、信仰、出版等其他自由,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也就无从谈起。科斯认为,私有产权是繁荣的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承认私有产权的过程。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个体户,都是因为上层对私有财产的认可,极大地激励了人们发家致富的热情,人们有动力去诚实劳动、扩大生产、改进技术,才有了就业和增长。
二 、商业,是最大的美德
经济学家巴斯夏说,如果商品不能跨过边界,士兵就会跨过边界。人类文明的大部分历史,充斥着暴力掠夺。传统的农业社会分工低下、资源匮乏,所以人们总是倾向于掠夺。
古代的“伟大君主”,其实都是掌握强大武力、擅长掠夺和奴役的强盗。对屠城、奸淫和掳掠的许诺和宣传,则是古代军队最普遍的士气激励手段。
是商业贸易的出现与扩展,让人们发现专业分工可以让人活得更好,战争的频次才逐渐下降。
正如,张维迎在《经济学原理》中说,人类获得幸福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强盗的逻辑,一种是市场的逻辑。强盗的逻辑,就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市场的逻辑,就是我想要幸福,就必须先让别人幸福。
文明的进步,就是从强盗的逻辑,走向市场的逻辑,从“抢夺蛋糕”的农业社会,走向“做大蛋糕”的商业社会。
二战以来,人类享受了最长久、最广泛的和平,也得益于全球贸易的发展,使人类更加需要彼此,珍惜生命和自由的价值。
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类生活的世界,最基本的特征是资源稀缺,所以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做选择。
只要是做选择,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就有成本。此所谓,“有得必有失”。所以,经济学会警告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免费的东西恰恰是最贵的。
比如那些屡试不爽的“免费”骗局:网络刷单、电信退费、“重金求子”……让很多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对个人如此,对国家更是如此。经济学家索维尔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说:经济学的第一课是资源的稀缺性,而政治学的第一课,却是忽略经济学的第一课。
很多政客喜欢给选民许诺“免费福利”。殊不知政府从来不挣钱,它花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福利越多,压榨越多。最后就是权贵免费,平民等死。“免费的午餐”是容易看得见的,但是其背后的成本和代价却是我们常常看不到的。
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想说服别人,大多数人采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当无法说服时,权势者往往采取强制手段。
但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只要给出有效的激励措施,比如金钱、荣誉、舒适、闲暇等,人们就会心甘情愿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
正如经济学者朱海就在《经济学通识100讲》中所说:人类天生就会出于自利的目的,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市场就是一种激励信号的传递方式。
比如当一个地方因饥荒而粮价飞涨,商人就会拼命往灾区运粮。但政府如果抑制粮价,就会阻碍激励的传递,导致灾情加重。
反过来,世界也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所谓“好心办坏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背后都是这个道理。
五、大了,就不一样了
日常生活中,小家庭大多都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计划经济;家庭收支,也可以用大数据模型清晰的刻画出来。
但正如复杂科学里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大了,就不一样了”(More is different)。
随着人群规模的扩大,交易数量的增多,人类行为的复杂度就上来了,就不能以数学模型来分析和预测,更不可能宏观调控了。
因此,经济学告诫我们,国家不是家庭,不能搞量入为出的计划经济乌托邦。全球贸易非常脆弱,随时可能因为某些激进、昏庸的政策,断送一个全球贸易中心的前途。
索维尔《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中,称这种缺少尺度意识的思维,为“棋式谬误”——认为可以像摆弄棋盘上的棋子一样,驾驭一个国家。
可见,经济学不仅让人更智慧,也让人更谦卑;经济学让人更能洞察人性,也更清醒地看待世界;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不懂经济学却会让人寸步难行、处处碰壁,甚至让一些聪明人也干出蠢事、身涉险境。
市面上经济学读物汗牛充栋,但是一套上升到智慧层面、言简意赅的通俗入门读物并不常见。
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经济学通识八书”:
朱海就《经济学通识课100讲》(签名版):奥派经济学通识读本,逻辑清晰,简单有趣,将100节经济学通识寓于简单的故事于哲理中、激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力和洞察力,是一本快速、便捷掌握经济学常识的读本。
索维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两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大家索维尔对经济学的祛魅之作,破除人们对经济学最深的误解,语言通俗,实例丰富,没有复杂公式和专业术语,在美国畅销几十年,让毫无基础的读者,也能一窥经济学门径。
索维尔《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独家):美国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普及读物,索维尔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化解习惯性的偏见和情绪化的激愤,提升认知和判断力,带人看穿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
张维迎《经济学原理》:北大通识课“经济学原理”配套教材,将抽象的理论叙述与现实案例结合,大量引用中国本土案例,一扫教科书隔靴搔痒之感,一览经济学全貌,获得全新启发。
张是之《经济学入门50讲》(签名·钤印):这本书从真实出发,从基础讲起,既通俗易懂,也不乏深刻。读者可用比较低的学习成本,学到真正的经济学智慧,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黄琪轩《政治经济学通识:历史·经典·现实》(独家):一部融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入门经典,从五十多个现实议题出发,启发读者思考政治与经济;内容丰富、生动,涉及众多思想家与当代社会的互动。
梁捷《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签名版):这是一部当代经济学与生活普及读物。探讨经济学的核心,“人如何幸福生活”。由梁文道、刘擎、高全喜、刘守刚联袂推荐。
八本书由入门到深邃、由话题到系统、由正说到反说、由理论到实践,作者涵盖中西,构成了一套完整、系统、全面的通识套装。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